山东利津:提升黄河水文测报能力服务生态建设
新华网济南11月9日电(陈琳琳)被誉为黄河水务的“封笔之作”,黄河利津水文站是万里黄河上的最后一个水文站。在这里,它承担了控制黄河入海水、沙量,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水资源统一调度提供水情等重要任务。
东营是黄河奔向大海前的最后一站,其携带的巨量泥沙,塑造成强烈堆积性河口。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的黄河,在这里桀骜不驯的个性愈加彰显。大河奔流万里而来,流淌、铺展、入海。这里见证着黄河的如期赴约。
曾几何时,因黄河断流,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沙土覆盖河床,鸟儿远离家园。从1972年到1999年,28年间,黄河下游干流断流22年,断流最严重时,距入海口的长度达704公里。断流,一度让河流生态系统濒临崩溃,湿地面积萎缩,百姓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1997年前后,有226天没有监测到流量;如今,黄河三角洲,生机无限”。在这里工作的老水务人们回想起昔日景象,如今依然感慨万千,“无水入海,干涸一点点蔓延,海水侵蚀岸线,白花花的碱子翻出地面,近海生物种类减少……”
时至今日,黄河岸边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茂密林草沿黄河蜿蜒排列,筑起生机盎然的“绿色长城”,黄河水静静流淌,舒展生态之美。各种鸟类混群栖息、筑巢繁衍,与蓝天、白云和岸边中的植被,共同绘就了一幅和谐的自然风光画卷……
同时,随着黄河水文事业的不断发展,黄河水文测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黄河水文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近年来,黄河利津站通过全体职工不断努力,在服务社会和经济工作中不断取得佳绩——连续几年与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环境检测中心、中科院等国家重点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提供技术服务,为滨州市水文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其完成博兴县骨干河道防汛特征水位复核项目,为滨州市、东营市多处输油管道、燃气管道穿黄工程提供技术保障。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黄河河口管理局防汛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姚玉平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今后的工作布置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一定聚焦保护黄河这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聚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心同向,踔厉奋发,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全力保障黄河岁岁安澜,着力提升黄河河口治理水平,持续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奋力谱写黄河河口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