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全面排查涉养老诈骗问题隐患
近期,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把养老诈骗问题隐患排查整治作为推动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的重要任务和有力抓手,坚持精心谋划、精准落实,探索建立了以分类梳理,分级管理、分行业治理为主要内容的“三分三理”工作机制,为推动排查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及时化解养老诈骗风险隐患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突出分类梳理,明确排查整治重点
兖州区对涉养老诈骗问题类型进行系统梳理,确定了网络涉诈、养老服务、养老广告、养老投资、老年旅游、食品保健品等13个类型的涉养老诈骗问题隐患作为重点排查整治内容,并制定了《养老诈骗问题类别对应表》,逐个细化明确了问题类别及表现形式。同时按照部门职责职能,明确了11个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开展排查整治的牵头单位,并分别明确了部门分管领导、职能科室及联络员,及时组建了微信工作群,建立了工作周调度及报送制度,为确保排查整治取得实效夯实了基础。
突出分级管理,建立排查整治台账
针对风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影响程度不同的现实情况,创新建立涉养老诈骗问题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实行“ABC”三级管理,并规范建立了《全区涉养老诈骗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各镇街和有关部门按照部署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全面开展涉养老诈骗问题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开展各类排查整治200余次,排查各类重点机构场所580余个,发现整治各类涉养老诈骗问题隐患14条。
突出分行业治理,提升排查整治成效
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优势,针对排查发现的各类涉养老诈骗问题隐患,排查单位根据问题类型及时移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由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甄别并确定等级。对确定为A级的由区专项办进行跟踪督办,落实“一案一策一专班”,全力推进办理;对B级的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实施靶向整治,消除问题隐患;对C级的由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发出风险提示,督促即知即改,严防问题演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