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槐荫这一年|摄影爱好者镜头下的生态槐荫
“拍鸟拍了3年多了,拍到了80多种水鸟,还不全。昨天还拍到了一直很难拍的环颈雉和大麻鳽(jiān)。”在济南槐荫区玉清湖街道,摄影爱好者崔玉荣用镜头记录下鸟儿们的生存繁衍、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也记录下这座城市的生态之变。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槐荫生态的变化,体现在了崔玉荣的镜头里。“天鹅、豆雁、琵琶鹭、海鸥、中华秋沙鸭等10几种迁徙候鸟我都拍到过。”12月26日,崔玉荣说,他时常会顺着玉符河和沉沙池这两个地方拍鸟类,这些鸟儿途经这里时,如果生态环境不好的话,它可能就不会在这停歇,直接就走了,以前很难发现,最近两年,鸟的数量和种类都越来越多,“说明了周围环境在逐步地改善,生态系统在不断完善,侧面说明各级政府对环保加大了管理力度和整治决心,不光是拍鸟,每次拍鸟经过的各个村庄,村容村貌都有很大变化,空气质量和环境美丽程度,都有很大的提升。”他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绿化、植被各方面管理得好,大家爱鸟意识也比较强,所以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
鸟儿越来越多,自然越来越美,生态越来越好。近年来,槐荫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碧水蓝天成为槐荫新常态,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槐荫新标签。槐荫区坚决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大黄河岸线生态和工程建设,实施黄河防洪工程绿化提升项目和重点区域亮化工程,完成杨庄险工提升改造,全力构筑黄河安澜屏障。
同时,槐荫区发挥黄河水、长江水、玉符河、小清河“四水融汇”生态优势,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共治”,完成北太平河生态补水54.08万立方米,全区市控以上考核断面均达到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小清河源头水质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建立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信息共享机制,强化重点监管单位管理,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
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槐荫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8.2%,优良天数比率69.94%,同比提升8%,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控制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济南市定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