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高新区:为企业和人才当好“店小二”
近日,海外专家张闯在聊城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顺利拿到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证。“从申请到拿到许可证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工作许可证,给咱高新区的工作效率点赞。”提到高效便捷的办证经历张闯情不自禁竖起了大拇指。
当日,张闯顺利签约山东聊城阿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任职研发部部长一职,而董事长尹建终于松了口气。山东聊城阿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药用辅料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为进一步巩固技术成果,计划引进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以期进一步突破新产品研发瓶颈。
而此时回国探亲的张闯进入尹建的视野,张闯是加拿大华裔,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流行病学博士。“张博士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培训背景,同时具备民族医药及新药研发经验,完全符合公司发展需要。”为签下这位海外专家,6月份以来尹建多次有与其沟通洽谈。而在外多年的张闯,也因需要留在国内照顾父母一直关注着高新区的发展动态,十分看好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潜力,希望能在高新区发展。然而在双方达成合作时,却因为张闯没有工作许可证一直没能签约。
得知这一情况后,聊城高新区迅速组建成立由党群工作部、科技创新发展部、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聊城高新区人才发展公司人员组成的人才服务小组,在详细了解情况后积极对接市级部门,帮助精准解决实际困难。
工作中,服务小组帮助其认真梳理所需材料,同时积极对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市外国专家局,在通过有效渠道核实张闯的学历证书后,通过容缺办理等形式将团聚签证转批为A类高端人才签证,并顺利取得工作许可证。期间,高新区海外专家人才服务专员全程帮办代办,避免了企业和人才跑腿的麻烦。
服务跟上了,企业才能更好更快发展。针对辖区企业名客(山东)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缺少研发人员的情况,聊城高新区积极组织专场招聘会,通过“云上高新·人才说”网上对接等多种方式,帮其招揽人才。目前,公司拥有博士后、博士、硕士等20多人的研发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岁,是高新区最年轻的创业团队,而其生产的智能分拣设备在产品研发期间已拿到了3000多万元的订单。
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为服务好人才和企业,聊城高新区定期走访调研,一方面针对企业急缺人才,借助创新挑战大赛平台对急需技术进行张榜,“揭榜挂帅”向天下英才发出“英雄帖”,对签订产学研合作的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同时,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人才飞地”,通过各平台广泛链接一线城市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强化平台支持,引进聊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启迪之星聊城孵化基地,建设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坚持力量向引进人才凝聚、资源向服务人才倾斜、精力向用好人才集中,让来区人才无忧创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