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非遗” 精彩无限:即墨花边

2022年06月03日 12:14:19 来源: 即墨区委宣传部

    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由鲁绣衍生而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抽纱瑰宝”称号。

    鲁绣是中华民族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抽、勒、锁、雕等精华工艺于一身,色彩淡雅、构图优美、虚实适宜、形象逼真。绵远悠长的齐鲁文化赋予了鲁绣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即墨民间,绣花作为女人必学的“功夫”,被称为“女工”或“女红”。农家大都有一种叫做“撑子”的绣花架子,绣花工艺伴随着这种特殊的工具在母女、婆媳间代代相传。农闲时节,女子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撑子”上飞针走线。她们用不同的技法在衣裙、手帕、鞋袜、被褥、肚兜、轿衣等各种布料上绣出各种美丽的装饰图案。

    19世纪末年,欧洲抽纱工艺传到中国,对即墨花边的改良,乃至定型产生了重要影响。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英国传教士詹姆士•马茂兰和他的妻子来到烟台,创办“仁德洋行”,兴办培训学校,组织学习欧洲抽纱工艺,传播编制技艺。即墨人卢忠溪、于德和先后到烟台学习花边编制工艺,并掌握了“棒槌花边”和“钩针花边”等多种花边编织方法。

    编织时,民间手工艺人根据技术要求,将图样分解成若干小块,每块样子订在一尺半左右的蒲席上,以膝盖支撑,用左肘手腕处压牢,左手拇指和食指牵针拉线,右手串针甩线,自左向右按正锁顺序编织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全部小块样子编织完成后,按原图样连接起来,然后将边子和手札布花拼镶加工,再经整修、烫平等处理后,即成为即墨花边。

    即墨花边是一种单线织绣的花边,主要采用21/4、21/6、20/4等不同股数的丝光线和优质亚麻布、棉布及各种机制小带为原料;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和80余种针法为一体,达到平、薄、光、匀、齐、净的工艺技术。

    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是对当地民间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扬,它溶合了人民群众的审美习俗与生活情感,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2021年,鲁绣(即墨花边)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编辑:张翔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11112869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