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一届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全部完成
新华网济南4月26日电(张建波) 截至2022年4月,山东全省16个市、136个县(市、区)、1129个乡镇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全部完成。
坚持高站位,压实责任链
此次换届工作中,山东省委带头扛牢政治责任,以上率下、示范引领,省委常委会先后召开11次会议研究换届工作,做到全程领导、全程把关。省市县三级全部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上下分工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有力格局。
山东省强化统筹观念、系统思维,通盘考虑市县乡三级换届,在时间安排上,按照自下而上、同级党委在前的顺序,依次压茬、适当集中进行;在人事安排上,坚持全省干部一盘棋,一把尺子量到底,16市四大班子配备一体考虑,各领域干部资源统筹调配,各层级人选联动调整;在工作安排上,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引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干事创业上,确保换届平稳、平静、平顺推进。
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山东省坚定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品行、能力、作风、廉洁“五关”,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切实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新气象。
突出实干实绩,让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优先使用在重大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使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干部,优先使用在艰苦地区苦干实干的干部,一批在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涌现出的优秀干部被选拔进班子。中组部表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省委表彰的“担当作为好书记”“干事创业好班子”中的县委书记,符合条件的全部得到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坚持事业为上,深入分析比选
山东省立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把准配备需求,深入分析比选,全面优化班子结构功能。放眼全省优秀干部资源,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突出政治历练和重大斗争考验,配出干事创业的“好搭档”。
聚焦关键岗位人选,专题专岗重点酝酿,确保个体能力强、群体来源广、整体结构优;拓宽视野,大胆使用,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力度,一批历练比较扎实的优秀年轻干部得到使用;在充分考虑人选成熟度和岗位匹配度的前提下,对女干部、党外干部应配尽配。
强化组织主导,依法按章办事
山东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按章办事有机统一,以严谨规范、扎实细致的工作确保代表委员的高素质、大会选举的高质量。
严格人选条件,山东省坚持把政治素质过不过硬作为对代表委员人选最根本的要求,政治上有问题的一律不作为人选。认真落实名额分配、构成比例等要求,严明“五个不准”,从严把好身份关、提名关、考察关,组织20余家单位深入开展资格联审,发现存在影响提名等情形的,立即取消代表委员资格。
在选举组织工作中,各级精心制定选举办法,细化选举流程,认真做好人事安排方案说明,充分把政策要求、人事安排方案形成过程、候选人提名理由和班子建设总体考虑讲清楚,使代表委员增进对候选人的了解,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党委主张,实现了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
拧紧“纪律阀”,架起“高压线”
山东省委坚持全面从严主基调,从一开始就把换届风气监督紧紧抓在手上,与换届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推进、一同落实。
山东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提前向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函送《一封信》,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各级干部参加换届纪律专题学习,逐级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严格落实“六必谈”“三个讲清楚”要求,教育引导干部牢记初心使命、严守纪律规矩。
严格督导检查,山东省委成立5个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组,组织进行专题培训,对各市开展两轮换届风气巡回督查,抽查69个县(市、区)、132个乡镇,发现问题逐一反馈,各级共排查整改风险隐患91类7700余条,确保了有效监督全覆盖、无缝隙。
以坚决的态度、果断的措施狠刹歪风邪气,山东省制定《关于违反换届纪律问题联查联办和快查快结办法》,全省组织系统“12380”举报平台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对反映问题立项专办,对违反换届纪律行为,露头就打、快查严办。出台《关于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受失实举报干部澄清正名的暂行办法》,在省级层面通报4起、各地通报30起典型案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