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 > > 正文

山东东明:春风又绿黄河岸 美不胜收黄河滩

2022年04月19日 16:15:02 来源: 大众日报

  万里黄河,奔腾依旧;千里滩区,换了人间。

  春风又绿黄河岸。在黄河入鲁第一县——山东省东明县的黄河滩区,绿柳拂堤、花满枝头,处处彰显着勃勃生机与活力。

  在黄河入鲁第一乡——焦园乡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里,满目绿意,鲜花竞相绽放。该公园紧邻黄河大堤,占地1万多亩,数百种形色各异的花草树木不负春光,肆意生长。傍晚,在公园里乘舟冲浪,看黄河落日,群鸟翔集,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自然风光的美,与黄河大堤相互映衬;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独善其身”的“静”,与黄河“一泻千里”的“动”,相得益彰,吸引八方来客。公园内文化底蕴丰厚,为北宋时期皇家玄天观、天棚寺旧址所在地。经过发展,逐步形成以弘扬黄河文化、开展湿地观光、水上游乐、森林游憩、果品采摘等为主要特色的湿地公园,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平均年收入300万元以上。

  “黄河九曲十八弯”,是典型的“铜头铁尾豆腐腰”,仅在东明县境内就有九道弯。沿着黄河水势顺流而下,在沙窝的土地张村附近,黄河成东西走向,直冲东大堤而来,因为被坝头阻拦,随后调头朝北。因此这里出现一道富有诗情画意的黄河风景:漫步大堤之上,听着黄河涛声,抚摸岸边垂柳,既可以欣赏“黄河落日圆”的优美,也可以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

  沿着弯弯曲曲的黄河大堤,观赏着大堤两边不断变化的树木品种,一会是争奇斗艳的锦绣花色,一会是高耸挺拔的常绿树木。法桐、栾树、女贞、合欢等多种苗木,经过合理的规划搭配,工人们的精心管理,基本实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为沧桑的大堤增加了青春的气息。

  滋养民生 安居梦圆

  从菏泽牡丹机场坐飞机俯瞰黄河,一个个村台镶嵌在黄河之畔;风韵各异,美不胜收;既是亮丽的风景线,又是地标性建筑群。新村台还引来众多游客参观,他们所到之处,无不为村台的工程浩大、设计精美、环境舒适而感到震撼,纷纷赞叹“了不起”!

  滩区居民迁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全县24个村台,“一村一韵,一村一品”。美丽温和的村台像一串串明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黄河东明段。

  焦园乡向阳社区34岁的范海娜清楚地记得,1996年黄河发大水,她在黄河大堤上看不到房子,看到大树只露出树尖,上面爬满了蛇。爸爸和哥哥被大水困在老家,在院子里的两棵大槐树中间架上床板,离地2米多高,在上面坐着。说起当时的情景,她直抹眼泪。

  “现在条件多好,在五六米高的村台上住楼房,再也不怕水了!搬新家,买新家具加上装修,花了六七万元。以前在老村,稍微好点的家具都寄放在滩外亲戚家,说是自己的,可能根本用不上。”范海娜说。

  范海娜3岁的女儿,嘴巴涂得红红的,咯咯笑着,在客厅里跑来跑去。“村台上就有幼儿园、学校,孩子真赶上好时候了!”范海娜说。

  搬出穷窝窝 扛起“金扁担”

  “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新村台建好后,沿黄各乡镇争相发展相关产业,做好滩区发展的后半篇文章。东明县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拆除滩区内所有工业项目,策划实施一批带动就业强,增产增收的绿色生态项目。

  在位于长兴集乡的虎杖产业园,虎杖在春风中吐出嫩芽,拔节生长。今年产业园又新种虎杖1500亩,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虎杖种植加工基地。产业园负责人车发展介绍:“用工高峰时期,每天有300多人在这里打工。我们年加工虎杖1万吨,提取白藜芦醇达300吨。我们生产的白藜芦醇产品,通过了国际多项认证,产品出口到美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当地农民直接受益,形象地说‘从老外那里挣钱’。”

  当前,万亩虎杖基地规划不同的网格造型,正在填充色彩各异的绿化树木,基地渐成新的旅游观光风景区。

  沙窝镇黄河滩生态农业产业园,依托流转的6000多亩土地,新建300多个高标准大棚。大棚南面种植瓜菜,北面种植食用菌,同时建成果园500亩,建成集观赏、生产于一体的甲鱼莲藕混养池1000亩,种植富硒水稻1000亩,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新的采摘乐园。另外,黄河湾、黄河码头等一批新建游乐场所,开始带动新建农业观光项目,显现出新的活力和后劲,为黄河旅游观光带的丰富内涵增色添彩。

[ 责任编辑:王媛媛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2112857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