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山东频道 > 信息

崔洪芝:为海洋装备穿上“防护衣”

2021年10月12日 15:31:06 来源: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崔洪芝:为海洋装备穿上“防护衣”

  自1989年硕士毕业到山东科技大学任职以来,一晃30余载,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崔洪芝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脚踏实地做科研,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平凡中的伟大。

  “学高为师,身正示范。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这是崔洪芝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践行这一寄语,她从站上讲台开始,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进课堂听课观摩,密密麻麻地记下自己的听课心得和学生的课堂反应;为了上好每门课,她首先研究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前景、课程体系和所上课程的地位作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备好每节课,她大量查阅相关参考书,优化教学内容;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课前熟悉学生、课上与学生互动、课后与学生交流,并根据自己的讲课感受和学生意见,认真完善教案,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未改……

  谈到自己从事科研的初心,崔洪芝说,“我对科研的兴趣最早来自读大学时老师的一番话:我们国家想进行海洋勘探,勘探不了;我们想深井作业,实现不了……原因是什么?材料、装备不过关!”深切感觉到材料的重要性,崔洪芝下定决心搞科研,为祖国开发新材料作出贡献。

  2007年,崔洪芝初任院长时,学院成立仅3年,教工30多名,规模小、底子薄,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可想而知。她通过研判新材料的发展机遇,分析学校和材料学科在长期服务矿山行业中形成的基础和优势,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科研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支持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提升高度、拓展宽度、延伸长度”的立体式发展思路,推动了学院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针对材料的磨损、腐蚀性能不足,材料性能要求多样化、成本居高不下等一个个严重制约发动机缸体、曲轴、矿井大型液压立柱等技术发展的“硬骨头”,崔洪芝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并不断鼓励大家:“我们承担的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为国家、行业、企业负责。”

  经过近5年的研发,崔洪芝团队开发的耐磨蚀组合材料以及高通连制备技术,给关键零部件穿上了“量身定做”的耐磨耐蚀“防护衣”,可延长其使用寿命3倍以上,并形成了我国自主的材料、技术、标准体系。

  如今,崔洪芝又提出“依矿向海”,调整团队研究方向,加快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形成了海洋耐磨蚀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多个特色方向,带领团队向着新的技术蓝海阔步前行。(完)

[ 编辑:张建波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1112794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