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山东频道 > 信息

陈学森:“土疙瘩”里挖出“金疙瘩”

2021年10月12日 15:21:43 来源: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陈学森:“土疙瘩”里挖出“金疙瘩”

  今年是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学森从事落叶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的第39年。多年来,他把选育的20余个果树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无偿送给果农使用,在山东、陕西等贫困地区累计推广种植800余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余亿元。

  由于受“口感有渣、梨核过大、不耐储运”等共性因素影响,国内很多梨品种都卖不了高价,影响了果农收入,也阻碍了中国梨产业的高效发展。如何才能选育出满足高端市场需求的梨品种?推动梨产业提档升级、高效发展?陈学森的培育果树新品之路,从租用农民的20亩山地、自己一担担往山上挑大粪开始。

  39年不断求索,陈学森先后选育出了20多个果树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研发出果酒加工新设备、新工艺,为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服务等方面完整的产业链打好了基础。在众多成果中,优质、个大、耐贮、极晚熟的“山农酥”梨新品种脱颖而出,投放市场后,单个梨最高卖到了50元还供不应求,给低迷了很久的梨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内行都知道,育出一个水果新品种至少要花费10年时间,陈学森带领团队研发出的好品种、新技术,尤其是“山农酥”,在人们看来肯定能转让个好价钱。面对果农和企业需求,陈学森却做了一个让很多人都觉得“傻”的决定:将新品种、新技术全部免费送给果农。

  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然而,陈学森的技术能让梨树半成苗在栽后第二年就可结果。免费送好品种、好技术,农民就能自动获得收益吗?他担心果农学不好技术、管不好果园,一次又一次到种植基地,手把手地教农民修剪、刻芽及精准浇水、施肥。

  每年,陈学森都在山东、河南、甘肃等地义务培训果农上千人。为让农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在给果农讲课时,他用农民视角、农民语言、农民习俗,把“高大上”的先进技术梳理清晰,讲得很“接地气”,被称为“平民教授”“为民教授”。“陈教授的‘扶贫经’管用、好用,念到了我们心坎上,让我们在‘土疙瘩’里挖出了‘金疙瘩’。”果农们说。

  “能够为农民脱贫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让我很自豪、很欣慰,帮果农增产、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一生的事业。”陈学森表示。(完)

[ 编辑:张建波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1112794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