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 > > 正文

朱英:甘做生态环境“补天手”

2021年10月15日 16:40:29 来源: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人物简介】朱英,山东省西部经济带人才,山东省高端智库专家,济南市拔尖人才,山东省科学院环境工程材料创新团队主任,山东省市政污泥处置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工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相传,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打小,朱英就对“女娲补天”的故事很着迷。那时,她还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自己会从事相似的工作。

  在一般固废、危废和受污染土壤里,加上一些添加剂,如同炼“五色石”一样,在回转炉里高温烧制,最终形成瓷质骨料,强度可达花岗岩的3-4倍。

  在这样高温烧制的过程中,一些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发生了转化,重金属污染物则进入玻璃体晶粒中,被完全裹起来,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安全地使用,也从侧面减少了石材开采量,从而保护了环境。

  这便是山东省科学院环境工程材料创新团队主任、山东省市政污泥处置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朱英,负责推进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

  “这项成果不仅能够使各种固废减量化、无害化,还能使固废资源化。”在山东省科学院的实验室里,朱英娓娓道来。

  在朱英看来,环境保护是科技、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标准,形成新的理念,从而倒逼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产业进行升级,建立新的生态型、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谈及科技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朱英如是说。

  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水环境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但曾经的“黑水河”“臭水河”遗留下来的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并有可能对水质和水生生物造成威胁,存在着严重环境安全隐患。

  进入山东省科学院以来,朱英着重开展了底泥重金属的污染评价方法以及治理技术研究。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山东省科学院负责起草制订了《底泥重金属环境状况评价技术指南》,2011年,山东省开展《全省河流湖泊和入海口滩涂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该成果在全省范围内得到了应用,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在朱英的带领下,山东省环境工程材料团队正在积极开展各种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在“传、帮、带”过程中,朱英将自己的团队形容为一列“动车”。

  “动车之所以跑得快,就是因为每一节车厢都给予动力。我要求团队成员要有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积极性。作为团队负责人,只需要把好方向、做好服务就行了。”朱英笑着说。

  科技改变历史,也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引领发展。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不断突破、不断创新,要有实干家的精神。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朱英坚定地说。

[ 责任编辑:王媛媛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1112796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