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山东频道 > 信息

王平:有技术难题咱来摆“平”

2022年03月23日 16:47:54 来源: 山东省总工会

  24年的电气维修生涯中,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号工厂维修电工王平,认真对待每一次设备检修和故障处理,指导处理各类设备故障异常检修达千余次,摆平了一道道技术难题。凭借“敢啃硬骨头”的过硬本领和“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坚定执着,他先后获得潍坊工匠、潍坊金牌工匠、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等称号,前不久又获评“齐鲁工匠”。

  “敢啃骨头”催生“白衣少年”

  “喧嚣的现场,‘白衣少年’手持银光耀目的宝剑,骤然起身,剑尖撩起,随后身体旋转,矫若游龙,只见一道银光闪过,精准刺中靶心”。这场景可不是电影里的大侠在苦练剑法,而是一号工厂总装车间机油加注工序的智能机器人,正在对发动机进行自动机油加注。

  机油加注17年来一直靠人工,单是托盘定位精度差、上千种发动机机油加注口位置差异性大这两项,就令不少自动化厂家都望而却步,但是这没有难住王平和他的团队。经过15天现场调研,对不同机型订货号发动机机油加注动作、角度以及加注量和加注时间等2000多组数据分析比对,王平和他的团队敏锐查找出问题的靶点——先让机器人自动识别订货号,并自动匹配加注信息,然后实施精准加注。

  找准了方向,项目组分成机械组和电气编程组,先后完成机器人安装、喷射装置的制作以及各种发动机的二维码识和13种路径的程序编辑。“白衣少年”初长成,开始在操作者身边协助进行机油加注。之所以说是协助,因为载有发动机的托盘有5%的几率定位不准,导致机器人自己无法准确找准加注口。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项目组双管齐下,机械组负责对托盘进行机械定位,电气组负责给机器人加装视觉识别装置。电气组仅用2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业相机的安装和程序编辑,机械组用时4天也完成气缸的铺设和定位夹住的安装调试。

  有了这两道双保险,操作者再也不用担心机油自动加注会“跑偏”了。看着身着“白衣”智能机器人精准无误的一招一式,王平心里乐开了花。

  “敢吃螃蟹”源于一封请柬

  “李主任,这是谁结婚啊,还要你来送请柬?”“这不是结婚请柬,是请你帮忙攻坚气缸体气密试验的邀请函。”加工一车间主任李振明开门见山,邀请王平对WP10.5H气缸体的气密试验装置进行改造。原来,随着WP10.5H产能的持续提升,现有的水式气密试验装置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你这是让我做一台干式气密试验装置啊,全集团都没人做过,让我第一个吃螃蟹啊。”“别谦虚了,这两年螃蟹你也没少吃啊。”王平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李振明笑呵呵地说:“你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我给你找到了一个好帮手。”

  李振明说的“好帮手”,是一台闲置已久的弗洛里西试漏仪。有了这个“好帮手”,只需要将试漏仪精准安装到气缸体气密检测工序上,再开发一套程序联通试漏仪就能做成一台干式气密试验装置。王平带领团队一鼓作气,先后完成了机床动作调试、数据库的搭建等工作,整个项目用时32天终于大功告成。(李金刚 周兆德)

[ 编辑:张建波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1112849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