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葆东:用工匠技艺点燃“黑陶圣火”
师承著名艺术家汪易扬、黑陶大师寇维君,自幼随祖母学习民间艺术的“齐鲁工匠”、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照黑陶烧制)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邢葆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黑陶事业的复兴、传承、弘扬和创新。
“爱美术、书法、陶艺,爱一辈子、干一辈子、学一辈子。”这是邢葆东工作室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字画,也是他的心声。邢葆东在制陶烧制技艺中大胆创新:精选陶土、精细加工、使陶体不易断裂,成品率90%以上;他改进刻制工艺,从单刀刻制、发明双刀刻制、刻制出的图案线条更流畅,效果也更突出立体;他将窑型单烟筒改为三体烟筒,产品坯体受热更均匀,成品率达到90%左右,从普通黑陶(黑衣陶、黑皮陶),成功烧制通体透黑、表里如一,被行业公认为标准黑陶。
邢葆东的艺术修养是多方面的,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和造型能力,他的作品屡屡给黑陶艺术界带来视觉冲击力及瞩目杰作,他本人也荣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黑陶艺术大师等称号。然而,对于邢葆东而言,他最满意的作品只有四件:《孔子竹筒》《盛世龙瓶》《山东大嫚》《手艺·系列》。可以说,这也是邢葆东黑陶艺术四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体现,蕴含着他的美学思想和对造型艺术的理解。《孔子竹简》设计简约大方,造型温文尔雅,精神上又不失厚重。作品《山东大嫚》形象是山东革命老区的代言人,集传统工艺和现代美学思想于一身的艺术杰作,造型简洁、夸张,意蕴淳朴、传达出对女性唯美形象的敬重,作品周身洋溢着山东姑娘浑厚质朴的性格特征,该作品也先后多次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各类大奖。
将黑陶艺术用智慧和工匠技艺铸成一件件“瑰宝”的同时,邢葆东对黑陶邢文化博物馆的成立及定位也逐渐形成了体系——这是关于黑陶的历史与考古,古代工匠精神与现代工匠精神的融合,古代黑陶的传统美学与现代黑陶设计观念及艺术创新发展相碰撞的集地。邢葆东在30多年前就四处寻“拜”黑色陶片,就连小到指甲大的陶片都视为为珍宝,回来后专心研究、认真拜读,并逐一记录归档,从陶片里探寻着祖先的工匠技艺及其奥妙所在。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邢葆东自己出资建立了中国唯一一所“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并协助日照成功申办了“中国黑陶文化之乡”称号。
几十年来,“熬夜加班搞创作、田野调研做记录”已经成为了邢葆东的工作惯例。工作繁忙中,他始终定期带着团队走进院校、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兵营,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传承与推广公益活动共计百余场。
“尽全力把黑陶技艺传承下去、把黑陶文化传播出去,让全国、全世界人知道,日照是世界黑陶文化圣地、是世界黑陶艺术之乡。”邢葆东说,这是他毕生的追求。(庞玉强 赵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