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 > > 正文

戚涛:黄河“闸门医生”的20年坚守

2022年05月26日 17:38:14 来源: 山东省总工会

  德州黄河李家岸引黄闸坐落在德州市东部,是德州市境内最重要的引黄闸口之一,承担着齐河、临邑、宁津、乐陵、庆云、陵城区6县(市)区及河北部分区域的供水重任。2002年,戚涛来到这里工作,在闸门运行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全国水利行业颇负盛名的闸门专家。

  20年前,戚涛被调至德州黄河李家岸闸管所负责闸门运行工作。像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一开始对所从事的工作毫不了解,他也产生了对人生之路的迷茫。慢慢扑下身子,他开始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水闸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灌区的经济发展和千万沿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灌溉、工业、生态、生活样样需要水。甘甜的黄河水,不仅是黄河下游沿黄百姓的经济之源,更是他们的生命之源。于是,“确保涵闸工程设备运行完好,使其引水能力得到有效发挥,保障灌区人民的用水需求”便成了戚涛的工作信条。

  可没有专业学习经历和相关工作经验的戚涛很快就感受到“本领恐慌”。闸门运行不是简单地按下按钮、控制闸门开关这么简单,它需要熟悉工程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各种复杂的水文数据,并据此判断调整闸门的时机和开合度,还要学习复杂的机械电气知识,以开展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没有捷径,努力便是。”从那时起,同事们时常能看见戚涛彻夜学习,啃书本、做笔记、向前辈请教,他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知识的养分。

  闸门运行管理工作中最难的当属电气故障处理,为了学懂学透,戚涛从电路图原理入手,反复学习研究接线原理、联锁保护、故障检查处理等内容。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他自己动手组装了模拟涵闸电气控制系统,按照不同的电路设计方案反复试验。就这样,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小伙,在短短几年内,凭着一股触类旁通的悟性和废寝忘食的努力,愣是将各项闸门运行工作都做到了得心应手。

  2008年,听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要举办首届闸门运行工技能竞赛的消息后,在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下,戚涛报名参加了比赛,扎实的知识技能帮助他一举夺魁。星光不负赶路人,在2015年黄委第三届水工闸门运行工竞赛中,戚涛再次问鼎。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戚涛掌握了一套独有的“望闻问切”工作方法,哪怕不用机器辅助,单是用眼看、用鼻闻、用手摸、用耳听就能判断闸门设备哪里出现了故障。“他就像‘闸门医生’,闸门出现任何问题,他都能发现,也都能‘治好’。”戚涛是同事们眼中的业务顶梁柱,厚积的专业力量让不少安全事故免于发生。

  “干这项工作,不光要心细,基本功也得扎实”。20多年来,戚涛累计排查消除工程设备故障隐患百余次,7300多个日日夜夜,戚涛都坚守在这座引黄闸旁,保证了至少5000余次的安全运行。

  2018年,戚涛在参加潘庄引黄闸改建工程中,发现传统的涵闸洞身成型方法需要反复拆装模板,工期长,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经过反复研究推敲,他和其他施工人员研制出了施工模板整体移动技术,使用模板移动技术可以使模板和框架整体移动到下一个工作面,减小了劳动强度,省去了拆装模板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工期,产生了近百万元的经济效益。

  干一行爱一行是职责,爱一行干一行是幸福。戚涛把他的工作变成爱好,又把爱好变成事业,同时积极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累计授课培训上千余人次,他的徒弟中有多人获得“全国水利技术能手”“黄委技术能手”等称号。戚涛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齐鲁工匠”“山东省首席技师”“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首席技师”等多项荣誉,并作为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庞玉强 朱晓楠)(完)

[ 编辑:张建波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7112868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