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上“明珠”亮 郓城钢球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由“代销售”到“自生产”,由“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多年来,钢球产业在郓城“发扬光大”,逐渐成为链条完备、效益明显的钢球产业集群,山东郓城成为江北知名的钢球生产加工大县,钢球产业也发展成带动黄河滩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颗耀眼“明珠”。
村民们在钢球厂工作
“小钢球”让村民摆脱土地束缚
郓城钢球企业最初是对废钢球进行粗加工,主要是一些自行车零部件配套产品,产品单一。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永盛钢球、宏达钢球、东升钢球为代表的200余家钢球企业在郓城县茁壮成长,产品种类也逐渐发展成碳钢、合金钢、轴承钢、不锈钢、球架、轴承等多系列上百个品种,涵盖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轴承、医疗器械、玩具和食品机械等多个领域,远销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出口至日本、韩国、乌拉圭等十余个国家,一跃成为带动郓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行业,低碳钢球产量更是连续多年占到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
伟庄村是郓城钢球产业的发源地,已逐步形成了连接大江南北的完善销售渠道,钢球产业让村民们彻底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拓宽了增收的渠道。“与早先不一样了,我们村的人不愁赚钱的门路,在村里就能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村里的年轻人也争气,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一个城市的销售负责人了,听他们说,江浙地区的客户都叫我们村‘伟庄市’,这也成了村民们的饭后笑谈。”郓城宏盛钢球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贵贺告诉记者,伟庄村紧靠黄河,农作物种植受限,外出务工是村民过去的主要选择,但随着钢球产业的发展,村民已经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仅黄集镇就有钢球企业230余家,年产值达到6亿元,实现财政税收1200余万元,带动2600余人就业。
现代化自动设备
先进技术“走进来” 高端产品“走出去”
郓城钢球产业存在小而散、产品附加值不高、环保压力突出等问题,这与郓城高质量发展定位不相适应,为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郓城县着力加快以钢球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工程,引导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针对性引进高端轴承,高精度、密度的钢球生产项目,着力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综合现有产业集群打造钢球工业园区。
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让先进技术“走进来”,高端产品“走出去”。针对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的现状,郓城县综合纪委、统计站、国土、环保、安监等多个部门意见,为钢球产业发展“量身制订”发展方向。在不断加强信息服务,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同时,郓城县引导钢球产业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改善工艺流程,激励钢球业从低端产品生产逐渐向上游高端产品迈步,向更深、更精领域渗透。
此外,郓城县在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协调、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新规划一批标准化厂区,完善环保、安全生产设施,做好水、路、电的配套设施建设,目前,郓城县出现了轴承、球架等高端产品加工企业,在沿黄公路两侧形成了钢球加工产业带,产业的聚集效应凸显。
生产的钢球
打通地域限制 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市场成为继传统市场之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市场,由于销售途径单一、市场信息不及时畅通等问题,传统线下销售钢球的弊端日益凸显。近年来,郓城电商蓬勃发展,涌现一批懂网用网的“电商达人”,他们用网络架起产业沟通桥梁,打通生产与销售的地域限制,实现生产链和供应链同步,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扩大行业规模,助力钢球产业实现裂变。
黄集镇沙岭村和伟庄村将农村电商与本地特色产业有效融合,是远近闻名的“淘宝村”。“网上销售模式,省去了差旅费、电话费等支出,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和财力成本。现在,我们村的钢球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配有专业的网络销售员。与之前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相比,经济效益成倍增长,事实告诉我们,网络能让郓城钢球更‘火’!”郓城县黄集镇沙岭村党支部书记孟凡亮说。
“郓城县黄集镇党委政府将紧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统一思想、铆足干劲,沉下心思、因地制宜,以‘大调研’活动为总抓手,以‘三个年建设’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谋划,坚持稳中求进,充分挖掘传统钢球产业优势,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整合打造标准化钢球产业园,为加快建设美好富裕新黄集而努力奋斗。”郓城县黄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淑华说。(记者 李庆波 李效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