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市中区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表彰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34名企业家,授予程终发、冯君山2人“市中区功勋企业家”称号。授予牛迎东等4人“市中区优秀企业家”称号;授予李永利等13人“市中区行业领军企业家”称号,授予相增和等15人“市中区行业领军企业家(提名奖)”,并分别颁发10万元至100万元奖励。
四位身穿蓝、红、绿、灰色卡通衣服的环保志愿者扮演成垃圾分类箱人偶萌趣亮相,引来了不少小朋友围观。垃圾分类体验展区场馆通过纪录片、模型、互动小游戏,倡导大家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争当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参与者。
1月30日,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农技干部甘宜君(左)在赵岭村樱桃大棚传授花期管理技术。春节过后,水泉镇农技干部深入春季农业生产一线,通过现场讲解、结对帮扶等形式,向农户传授大棚果树花期管理、果树整形修剪等农业实用技术,解决群众在春耕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实现全年增收打好基础。
”1月20日以来,龙泉顺亨特产店辣子鸡预制菜销量比平时至少增加了5倍,每天向外寄送快递四五十份。前不久,由政府部门联合滕州合易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春藤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组建的滕州辣子鸡产业联盟成立,加速推动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企业抢占市场。
中心印发了《枣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清单》以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度》,为优化枣庄营商环境、为民办实事添砖加瓦。
天寒地冻,枣庄翼云机场连接线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轰鸣,施工人员埋头苦干。枣庄翼云机场连接线项目是枣庄机场建设的配套工程,也是保障枣庄翼云机场项目如期开工建设的前提,当地科学编制施工进度,加大人员及机械投入,确保如期完工。
1月1日,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开福门、迎新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共同打开景区大门,开启崭新的一年。当天9点58分,在台儿庄古城东门广场,一段融合了古风歌舞、国戏鼓乐等表演形式的《盛世鼓舞》拉开了活动帷幕。
2022年被市委、市政府定位为“重点工作提升年”,枣庄对接省“十大创新”,安排部署了“六大提升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就是其中之一。一项项改革创新举措擦亮了“枣办好”政务服务品牌,让枣庄成为外地客商投资兴业的乐土、市民幸福栖居的家园。
入冬后,滕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有序进行。
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实施新造林6300亩,建设完成城市游园和口袋公园27处、生态街巷25条、城区绿化节点29处、城区内绿道31公里,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70万亩,治理河道8条,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滕州着力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良好法治环境。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青少年普法志愿团等普法宣传主力军,依托孔子学堂等建设普法阵地1491处,推动法治教育活动在乡村全面开花。
这批不动产权证书,也是该市通过智能审批发放的第一批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不动产权从人工审核向智能审核模式的跨越,真正实现不动产权审批24小时不打烊。三维登记、智能审批,是今年全省登记财产营商环境“揭榜挂帅”事项,也是枣庄市营商环境2022年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
“早就听说现在办理户外广告设置方便了,没想到不带身份证也能办理。像这样的民生服务事项审批“数智化”在枣庄屡见不鲜,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举措越来越多,这是枣庄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的一个缩影。
近日,枣庄市聚焦民生福祉 推动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新闻发布会在会展中心召开,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枣庄市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7个、185个小区,造福居民4.12万户。
聚焦林长制政务信息公开宣传,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全市林长制工作创新及信息宣传的通知》《关于开展林长制集中宣传及使用鲁地云App开展巡林工作的通知》,加强林长制政务信息宣传。
今年6月,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薛城区服务中心帮助健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利用501.4亩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融资,11月又将其贷款额度提高到500万元。2021年10月,枣庄市农村集体产权网络竞价“第一槌”在薛城区陶庄镇小武穴村顺利敲响,该村闲置5年的2部铲车经过55轮竞价最终以溢价率15%成交。
2022年11月30日,中国民航局综合司复函同意新建山东枣庄民用运输机场命名为“枣庄翼云机场”,机场英文译名为“ZAOZHUANG YIYUN AIRPORT”。枣庄机场位于山亭区西集镇翼云村(行政村),同时山亭区境内有翼云山,山与云相连,朝夕往来,故曰翼云,翼云又与航空形神一致、意蕴相和。
今年以来,枣庄市将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程水利设施养护、农村饮水安全服务等公共服务行业作为市级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试点领域,科学设置行业绩效考核基准线,倒逼公共服务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枣庄市教育系统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补短板,优结构,提质量,促均衡,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建立“1+X”的城乡学校联研共同体平台,建立80个城乡学校联研共同体、43个学校自主联研共同体,涵盖了全市所有中小学,实现了“学校管理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教育资源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的“组团式”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市中区依托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11个镇街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169个村(社区)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保持每周不少于42小时向群众免费开放,实现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全覆盖,文化场馆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家园。
在书法、音乐、舞蹈等传统课程的基础上,滕州市老年大学与时俱进增设新课程新专业。拍照、拍视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满足老年学员对摄影摄像知识的渴求,学校聘请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刘龙水担任教师,讲授摄影知识。
连日来,枣庄市薛城区光明大道北侧的太阳广场口袋公园正加紧施工,硬化面积约3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400平方米,生态景观、文化展示、便民服务多种功能一应俱全。今年,枣庄市建成区内新增绿地面积72.21公顷,改造公园绿地面积16.36公顷,绿地总面积达到6128.08公顷,绿化景观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为将钱花在刀刃上,枣庄探索建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实现财政预算资金支出标准与公共服务标准的有效统一。在深入了解项目管理特点和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现有财务核算口径,与主管部门多次分析研究后明确测算支出成本与收益范围,细化成本构成,分析成本的合理性与收入的潜力,以提高财政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2021年,枣庄市顺利完成了“十三五”社会足球场地建设任务,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枣庄5年新建、改造53块社会足球场地,每个区(市)至少建有2块11人制标准社会足球场。记者了解到,枣庄很多区(市)会举办自己的青少年足球比赛,其中成立较早的,当属枣庄市市中区足球运动协会。
一渠南水奔走千里,让古老运河重获新生。 南水北调台儿庄泵站鸟瞰图 资料图 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建成运行,台儿庄泵站成为进入山东的第一站。
11月7日,在枣庄海王优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近年来,枣庄市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全面推进“健康枣庄”建设,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医养健康产业链条。
今年以来,枣庄市财政局加大保障力度,提高教师待遇,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拨付资金641万元,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安排教师周转宿舍,购置燃气灶、电饭锅等生活用品,改善乡村教师食宿条件。
近日,枣庄启动了线上教学,为确保“两线教学”(线上和线下)工作不减质、不降效,枣庄市薛城区教研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途径和工作方法,提出了科学实施“两线教学”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认真践行“三心服务”的工作目标。
在人才类、基础研究类、软科学类科研项目中逐步全面推行经费包干制,项目经费不再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无需编制预算,实行定额包干资助。进一步提高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自主权,为支持枣庄市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创造宽松环境。
近日,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长峪山万亩林果长廊的山楂喜获丰收,果农们忙着收获劳动成果。缀满枝头的果实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艳丽,火红的山楂也映红了农民的笑脸。
” 眼下正是丰收时节,吕海涛忙着在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维恋有机猕猴桃种植园帮助果农直播卖货。直播卖完猕猴桃,吕海涛又来到常庄街道山里红生态农业园,在网上“叫卖”富硒鸡蛋,粉丝们争相下单。
9月19日,记者从滕州市财政局获悉,今年滕州市已实现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共审核批复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939个,涉及支出金额64亿元。近年来,滕州市财政局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以加强绩效目标管控为工作重点,实施绩效目标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
9月20日,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农机手操作收割机在连片玉米田地中收获玉米。金秋时节,我省各地玉米等秋粮作物迎来丰收,农民们抢抓农时,利用联合收割机等农机收获玉米,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